第103章 發展變化
關燈
小
中
大
第103章 發展變化
一邊聽著天幕的聲音,歷朝歷代下,也不是沒有在悄然發生著改變。
於秦朝之下的鹹陽內。張良從進入鹹陽以來,幾乎親眼見證了鹹陽內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而近日,從那秦王宮中接連傳出的政令,更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——那位秦皇竟是要在鹹陽內率先辦學……而且由李斯和扶蘇牽頭,所選定的,協助創辦學校的人選,竟是秦朝功德名單中那些待定區域內的人名。
難道那秦皇不知這些待定區域內的人名,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,究竟都是何種身份嗎劉邦,呂雉,蕭何,韓信……包括他在內。
不,他怎麽會不知道。
就算天幕從沒提起過的名字,猜也能猜出一些來。都不是一些籍籍無名之輩,可這秦皇竟然敢!
可又怎麽會不敢畢竟如今這秦朝上下,甚至這天下,能得這資料庫中的內容,可大多都要仰仗這位秦始皇陛下!
張良越想,心中就越是五味雜陳。在鹹陽城內待的時間越多,心中固有的念想,也越是茫茫然了。
尤其在李斯和扶蘇等人,終於主動接近他們這些待定名單上的人後,而且竟是要放言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予他們……張良並未像其他人一樣或主動現身,或根本沒想掩蓋自己的蹤跡,或思慮一番才接受,他甚至更隱匿起了自己的蹤跡。
還是想再多看看,因為心中仍是還放不下,也還過不去那一道坎。但張良還沒深刻意識到,產生猶豫和動搖,已經證明了他在態度上的軟化和搖擺。
"哎,蕭何,你看了我作的那首詩歌了嗎"
蕭何
張良腳步倏然一頓。
他擡眸望去,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選出的辦學地址前。而這地方之前,還站了兩個人,正望著在動工的地方說話。蕭何……那他旁邊這位
"大風起兮雲飛揚,威加海內兮歸故鄉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"
那人搖頭晃腦的念著,然後問道:“我這首《大風歌》如何和天幕現在說的詩人相比,又是如何可比得上"
“那你是大言不慚了。”旁邊那人毫不客氣說道。
那人也不惱,登時哈哈大笑起來,隨即又開口道:“以後我就是這有史以來第一所男校的
校長了,現如今這《大風歌》可不太適合我,應該作個別的詩歌繼續流傳下去才行,我這也算是古往今來
第一人"
蕭何沒說話,沈默良久後才又開口問道:“會不甘心嗎”大風歌,統一天下,衣錦還鄉。
可如今,這大風歌,是真的不合時宜了。
"不甘心啊……類似的問題,在我們來鹹陽之前,你已經問過我了。“”如今你再問,我也只能是那個答案。"
如今這天下時局,已然走向了更未知的方向。而那秦始皇,更已然是這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!
劉邦看得分明,現如今,誰還能撼動這位秦皇陛下的地位恐怕就算是沒天幕之前,只要這秦皇不死,也無人敢撼動分毫,更不能撼動分毫……那就更別說是現在了。
而且……讓劉邦沒想到的是,對方竟讓李斯和扶蘇主動來接觸他們,甚至給予他們如此重要的事務,這"校長"之職,現下已昭告出去,是為官職頭銜,這竟是直接授予他官職了。
如此雄心和魄力……大丈夫,當如是也啊。
想罷,劉邦拍拍蕭何的肩膀:“乃公這個人,最大的優點就是能順應時勢,如今在這新領域中若是能闖出一片天地來,參與到另一種別開生面的發展中去,倒也不失為另外一種新奇的人生體驗。"
"行了,不說了,去看看呂雉吧,她就在旁邊女校那裏。"
說罷,蕭何和劉邦兩人便單方面的勾肩離去。
張良站在原地良久,才又往前走去,因為心中記掛著剛才兩人的談話,所以沒看著路,竟是和一女童撞到了一起。
女童哎呀一聲,跌倒在地,手中一個東西滑到了張良腳下。張良將女童扶起來的同時,也將那東西撿了起來,卻發現竟是自己沒見過之物。
"這是什麽"
女童跌倒也沒哭,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興奮,竟還興沖沖的:"這個你不知道嗎這是我娘試著做出來的,天幕所贈之物,肥皂!現在都還沒人發現這肥皂的制作方法呢,我娘就先試著做出來,說可以賣——哎呀!"
女童立即捂住了嘴,糟糕,她娘讓她先不要說出去呢……
br>張良倒是知道天幕又逐漸開放了一些相關模塊。
有的是免費,有的所需功德值並不多,不過他倒是還沒好好翻閱查看過其中的諸多內容。他也不問女童這是在哪個模塊中發現的制作方法,而是好奇問道:“這肥皂,有什麽用”女童撓撓臉頰,想著既然剛才都已經禿嚕嘴說出來了,於是就繼續回答道:"能凈手洗衣呢,比灰水好用多了!"
張良摸了摸那肥皂的觸感,倒是入手微滑。然後將肥皂交還給女童,還誇讚了一句:“若當真如此,你娘倒是心靈手巧,還很是聰慧。”
聽到自家娘親被誇讚,女童自是高興,不禁笑著點頭,然後聲音清脆道:“這還要多謝天幕.……也還要多謝陛下!"
張良一頓,下意識問道:"你覺得……現在好嗎"
女童歪歪頭:“為什麽不好娘說不止是學校,還有陛下新召集了一批研究怎麽種地的人呢,還有其他好多好多人,以後我們可以吃上更多的飯了,也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了,還有娘說再掙多點銅錢,以後我沒準兒也能上學呢。"
"最近城內變了好多,人也好多,越來越多,你都沒看見嗎"張良……張良怎麽可能沒看見,又怎麽可能不知道。
見張良沈默,女童撓了撓頭,也不知道再說些什麽,又還有別的事情要做,於是就兀自揮揮手和張良告別了。
等女童離開後,張良才回過神,繼續往前走。
前方不遠處,就是比學校要早搭建起來的地方,已經匯聚了很多人在其中,張良早已見過的紙張,就是在其中的工坊做出來的,目前還有別的東西在研究和忙碌,有了資料庫之後,就更是人來人往,熱火朝天。
不止是這裏,包括整個鹹陽城,再從此處延伸出去,變化都太大了。這天下,已然不是張良所認知的天下了。但他不能否認,這天下朝著的方向是不好的。越過這一大片地方,前面又匯聚了許多人——
隨著天幕的出現,這地方逐漸聚集了一邊聽著天幕之言,一邊討論和交流的人們,如今因為這詩詞,氣氛也是一如既往的熱鬧,甚至很有些激烈,也不知都在說些什麽。
這些氛圍和景象,都是張良進入鹹陽以來,才慢慢得見的。這秦朝,當真是改變了太多,並且也還在繼續變化著……而這一切,確實可以說多是歸功於那位秦皇。
張良在心底不禁深深嘆息了一聲,這一路走來,他心中想要覆興韓國的念想,當真還要繼續下去嗎又如何還能繼續下去這些時日以來,心中的不平和糾結,恐怕也是自我掙紮罷了。
而他又如何不清楚,其實事已成定局,無可更改。如今留在這鹹陽城中,遲遲不肯離去,也大多是不知離去後,究竟要如何了吧。
"怎的發呆站在這裏為何不向前去"一人突然拍了他肩膀,笑著友好問道。
張良開口:"向前去"
那人指了指前方:“向前去,如今天幕講到這詩詞,原以為是無用之物,但現在卻頗覺甚好,細細品味一些詩詞歌賦,只覺得連身心都開闊了不少,要不要上前去,一起討論交流一番”
向前去……向前去。
是啊,為何不向前去!
張良突然閉了閉眼,隨即深吸一口氣,像是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:"好,一起。“”向前去。"
那人哈哈大笑一聲:“那我們一起,走吧。”“現在天幕講到了哪裏”
【這位活了86歲的詩人,除了因為活得長,能將初唐詩風傳下去之外,當然也要有廣泛的社交。
畢竟只有認識以及結交更多人,才能以自身影響到他人身上去,所以讓我們介紹一下這位活了86歲,相比於初唐四傑和陳子昂等,事業運簡直不要太好的詩人——賀知章。】
【要說起賀知章,人生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。
前半部分,在他37歲時高中狀元,也就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,但這並不意味著,賀知章從此就走上人生巔峰了,因為唐朝並不是中了進士就能當官的。
所以賀知章又熬了幾年,才從授予國子四門博士,遷太常博士的職位,再到因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,奏請賀知章入書院後,於是又接任太常少卿,遷禮部侍郎,加集賢院學士,改授工部侍郎。】
【這之後,賀知章的仕途真的能用“幸運”兩個字來概括,一生都沒有大災大難,而且總能巧妙躲過唐朝各種的政治鬥爭,甚至一步步走到了三品官員的位置,一共在官場待了五十多年,一直都沒出現過什麽起起伏伏的波折。】
br>先前被天幕提到過的幾人:"……"這泛酸的心情。
【當然,客觀上來說,主要也是因為賀知章在朝廷主要擔任文職等工作,所以一般很少受到波及與牽連等。】
【而這期間,陳子昂提出要學習漢魏風骨,賀知章算是第一批響應的詩人。
甚至可以說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對於改革初唐詩風很有影響,因為賀知章的其詩文以絕句見長,除祭神樂章,以及應制詩外,其寫景和抒懷之作的風格很是獨特,並且清新瀟灑,有一種清爽的氣質,沒有浮誇辭藻的堆砌。】
【比如賀知章所作的《詠柳》,可是我國小學生必背古詩詞——】
【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絳。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。】
【這一首詩可謂別出心裁的將“二月春風”比喻為“剪刀”,再用擬人化的“裁出”動作,使視之無形的春風變成了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,不僅立意新奇,而且飽含韻味,一問一答,跳脫有致,是不是很生動有趣,也很生動形象】
“二月春風似剪刀……剪刀,師兄,我在資料庫中發現了很多好用的工具,我們有空的話,都可
以嘗試著做出來。"
荊元一邊聽著,一邊翻出自己之前找到的資料給田勝看,這其中還有圖片標註呢,簡直不要太令人激動和欣喜了。
“資料庫中的內容好多,而且有些東西很是日常能用得到的,也不知是何人想出來的,其巧思可真是令人佩服。"
田勝一邊看著一邊點頭,笑道:“也還是要感謝天幕的饋贈,否則也無緣得見這些東西。”而且還給了他們不少啟發。
隨著資料庫中開放的內容越來越多,眾人也是越來越發現,這根本就看不過來,也才越發意識到,什麽叫浩如煙海,恐怕終其一生,都不可能翻閱完整個資料庫,更別說精學其中的內容了。
但盡管如此,哪怕只從中發現一點,那些從未見過的東西,也是足夠叫人震驚和驚喜了。
"你也不要總想著這些,怎麽不聽聽天幕講這些詩詞和文章"
田勝想著:"這叫什麽來著,陶冶情操"
“沒準兒還能讚譽下我們以後所做的東西,比如首次造出來
的張紙,若配上一首詩,豈不妙哉"
荊元哈哈一笑:"聽著呢,師兄!"
【雖說賀知章仕途一路平順,但也是因為當官,所以賀知章所作的詩篇其實並不多,不過除了詩歌改革外,他的才華也很有名氣,和張若虛,張旭,以及包融並稱為“吳中四士”。】
【因為這四人都是當時江浙一帶的,而江浙一帶在古時候被稱為吳中,所以因此而得名。】
【張若虛就不說了,張旭以狂草著稱,被稱為“草聖”,傳說張旭是因為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,所以從中悟出了草書的精髓,而包融則是以擅長文詞出名,是當時文壇舉足輕重的人,也在朝廷當著大官。】
【賀知章與這幾人齊名,除了他善於寫詩外,其書法水平也很高,不過這一時期並不是賀知章凸顯的主要是其,畢竟有陳子昂和張若虛在,但這兩人去世後,隨著初唐發展至盛唐,賀知章的“資歷”當然也更是熬出來了。】
【這裏就要說到賀知章的交友廣泛,不僅在官場提攜了很多人,也和當時的很多文人雅士都成了莫逆之交。】
【而這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佳話,自然是賀知章和李白的莫逆之交了——要知道賀知章84歲的時候,李白才是42歲,雖然42歲的年紀也不小,但對比賀知章,整整小了一半的壽數,所以兩人足以說是莫逆之交。】
“陛下,現在據說匈奴那邊內訌越來越嚴重了。”
劉徹一邊聽天幕說著話,一邊聽衛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回報。
先前匈奴內部已有人反叛和內訌起來,而他們又將水攪得更渾濁,現又加上這資料庫的出現,若是不依附大漢,就只能幹看著,那匈奴不急才怪,所以自從資料庫出現,以及搞懂其機制之後,劉徹對於匈奴那邊,反倒更運籌帷幄了。
而且對於這匈奴,劉徹如今也是有了更多想法和思慮。
畢竟如今有了這資料庫,其中內容繁多覆雜,有太多事情可做,這必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,所以這匈奴……
"這水可還攪得更渾濁。">
“衛將軍,你可懂”
霍去病還在思考,衛青看向那最新擬旨的政令,已然想通了關鍵,隨即瞬間神情一肅:“陛下,臣會朝匈奴那邊放出消息,盡可能多的傳達陛下的寬厚仁慈。"
劉徹不禁滿意點頭:"還是衛卿懂朕。"
離開未央宮後,霍去病不禁追上舅舅,迫不及待的詢問道:“剛才陛下是不是要收攬匈奴那邊的人心
然後好讓他們內訌更加厲害,畢竟這不同的想法和意志越來越強烈,則必然會有更多的沖突,那到時候,他們豈不是更坐收漁翁之利而且與此同時,恐怕還能免費得到更多的免費勞力。
衛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腦袋,笑道:“你倒是也不傻。”
霍去病輕哼:“我好歹也是有名的少年將軍——”
"現在可還不是。"
霍去病:"……"
頂著外甥哀怨的目光,衛青又拍了一下霍去病的腦袋:“有這資料庫在,以及陛下剛頒布下的政令,以後這聚集過來的各種人才,恐怕會越來越多,所以你可要再多加把勁兒,別被人比下去了才行。"
“我才不會。”
霍去病放了話,又想給自己找點底氣:“我還應該再變聰明點,至少要像舅舅剛才那樣,能立即懂得陛下的想法才行。"
說著,霍去病看了看天幕:“學詩的話,會不會讓我變得更聰明”那首《詠柳》,聽著簡單,為什麽他就想不出那種形容來
【說起賀知章和李白的偶遇,就是在這個年齡段,而這時候李白四十多歲了,還沒有個一官半職。
於是李白就拿了自己寫的《蜀道難》給賀知章看,關於李白這部分,我們之後再說。
總之賀知章看了李白的《蜀道難》後,直接驚為天人,甚至大呼李白為“謫仙人”,也就是天上被貶下凡的神仙,這也就是李白“謫仙人”美號的由來,這之後,李白和賀知章就成了莫逆之交。】
【畢竟兩人都是有才華之人,加上先前也說了,賀知章很願意提攜人,也願意結交文人雅士。】
【與此同時,最重要的一點是,李白和賀知章都愛喝酒,而且是出了名的愛喝酒——兩人可是名列
“酒中八仙”之二,足可見這兩位的嗜酒程度,除此之外,關於證實兩人愛喝酒的嗜好,這裏還不得不再提另外一個人——即杜甫。】
【因為杜甫還為這事寫了一首詩——即《飲中八仙歌》,就是將這“酒中八仙”全都概括在了此詩中。】
"這詩仙和詩聖竟還是認識的嗎"
歷朝歷代下,不少人聽到這裏,都有些驚訝。
被稱為詩仙的李白,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,出現在同時朝代下,那當時的盛唐,究竟是如何的繁盛,否則又怎麽會有如此多的出眾人才簡直單是讓人這樣一想,都覺得那必然是無比“爭奇鬥艷”的時代。
【其中前兩句就是描寫賀知章——“知章騎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”】
【即賀知章喝醉酒後,騎馬都像是坐船一樣搖晃,甚至眼睛昏花掉到井底,然後竟然就在井底睡著了。】
【還有四句是描寫李白——"李白一鬥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。”】
【意思就是說,李白喝醉酒後能作很多詩,還常常在長安市上喝酒,睡在酒館裏,一次被天子召喚游船,卻因為醉酒不肯上船,還自稱自己是酒中仙。】
【其他六人則是李適之,汝陽王李班,崔宗之,蘇晉,張旭,焦遂,都在此詩中有體現,寫他們的平生醉趣,充分表現了他們嗜酒如命,放浪不羈的性格,同時也生動的再現了盛唐時代文人士大夫樂觀,以及放達的精神風貌。】
“詩人都愛喝酒嗎喝酒就能作出更多詩篇”
"那……我們也試試"
【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,李白也為人爽朗大方,樂於交友,所以兩人除了愛好一樣,這性格也差不多,比如賀知章晚年自稱為四明狂客,就是四明山上的一名狂客,李白也是喜歡自稱為狂客,還為此寫下了一首詩——】
【《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捶碎黃鶴樓》,其中寫的兩句就是——“一州笑我為狂客,少年往往來相譏。”】
【所以兩人非常投緣,為此,賀知章還將李白推薦給了唐玄宗李隆基,然後由此做了官。】【並且因為賀知章的賞識,李白也是很快就名震當時的文壇。】
【可以說,李白的出眾,不止是因為他自身的才華,作為引路人,賀知
章這位伯樂也是不可少啊。】
【之後賀知章告老還鄉,也可說是衣錦還鄉。為此又寫下了千古名篇,以及小學生必背古詩詞——《回鄉偶書二首(其一)》】
【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暨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】
【還有《回鄉偶書二首(其二)》——離別家鄉歲月多,近來人事半消磨。惟有門前鏡湖水,春風不改舊時波。】
【不過第一首更為出名,因為衣錦還鄉後,若是一般的詩人,可能就會寫家鄉的變化,但賀知章卻角度刁鉆,用不變的鄉音和自身變化的外貌作對比,以此來生動描繪出了漂泊在外,再回到故鄉之時,對這歲月和時光的流逝感嘆。】
"笑問客從何處來……"
李世民不禁點頭,這短短四句,當真是值得品鑒。
這賀知章才華都如此出眾,也不知那位被稱為詩仙的李白,還有那位詩聖杜甫,其才華又是何等的出眾
不過這兩人竟然都是他的後代——李隆基那一時期的,也是讓他有些沒想到。
但是想想,倒也是理所當然,並不奇怪,只能說難怪是盛唐之勢,能湧現出如此多有才之人,就是越聽這唐朝詩人的詩作才華,就越是讓李世民起了愛才之心,怎麽就不是他這裏的
尤其是那詩仙和詩聖,真想親眼目睹一下是何等出眾風采。
不過現下有了這資料庫,自他這裏開始,唐朝必然能發展得更好,不止是文化發展方面,其他方面同樣能夠如此。
【詩歌從初唐轉向盛唐,賀知章是非常重要的連接紐帶,也是傳承初唐文風和理念的重要樞紐,不過這其中,可不止是賀知章一個人的作用和影響,也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,還有另外一個人,也同樣很重要。】
【並且這位詩人,我們之前也有提到過哦。】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一邊聽著天幕的聲音,歷朝歷代下,也不是沒有在悄然發生著改變。
於秦朝之下的鹹陽內。張良從進入鹹陽以來,幾乎親眼見證了鹹陽內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而近日,從那秦王宮中接連傳出的政令,更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——那位秦皇竟是要在鹹陽內率先辦學……而且由李斯和扶蘇牽頭,所選定的,協助創辦學校的人選,竟是秦朝功德名單中那些待定區域內的人名。
難道那秦皇不知這些待定區域內的人名,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,究竟都是何種身份嗎劉邦,呂雉,蕭何,韓信……包括他在內。
不,他怎麽會不知道。
就算天幕從沒提起過的名字,猜也能猜出一些來。都不是一些籍籍無名之輩,可這秦皇竟然敢!
可又怎麽會不敢畢竟如今這秦朝上下,甚至這天下,能得這資料庫中的內容,可大多都要仰仗這位秦始皇陛下!
張良越想,心中就越是五味雜陳。在鹹陽城內待的時間越多,心中固有的念想,也越是茫茫然了。
尤其在李斯和扶蘇等人,終於主動接近他們這些待定名單上的人後,而且竟是要放言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予他們……張良並未像其他人一樣或主動現身,或根本沒想掩蓋自己的蹤跡,或思慮一番才接受,他甚至更隱匿起了自己的蹤跡。
還是想再多看看,因為心中仍是還放不下,也還過不去那一道坎。但張良還沒深刻意識到,產生猶豫和動搖,已經證明了他在態度上的軟化和搖擺。
"哎,蕭何,你看了我作的那首詩歌了嗎"
蕭何
張良腳步倏然一頓。
他擡眸望去,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選出的辦學地址前。而這地方之前,還站了兩個人,正望著在動工的地方說話。蕭何……那他旁邊這位
"大風起兮雲飛揚,威加海內兮歸故鄉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"
那人搖頭晃腦的念著,然後問道:“我這首《大風歌》如何和天幕現在說的詩人相比,又是如何可比得上"
“那你是大言不慚了。”旁邊那人毫不客氣說道。
那人也不惱,登時哈哈大笑起來,隨即又開口道:“以後我就是這有史以來第一所男校的
校長了,現如今這《大風歌》可不太適合我,應該作個別的詩歌繼續流傳下去才行,我這也算是古往今來
第一人"
蕭何沒說話,沈默良久後才又開口問道:“會不甘心嗎”大風歌,統一天下,衣錦還鄉。
可如今,這大風歌,是真的不合時宜了。
"不甘心啊……類似的問題,在我們來鹹陽之前,你已經問過我了。“”如今你再問,我也只能是那個答案。"
如今這天下時局,已然走向了更未知的方向。而那秦始皇,更已然是這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!
劉邦看得分明,現如今,誰還能撼動這位秦皇陛下的地位恐怕就算是沒天幕之前,只要這秦皇不死,也無人敢撼動分毫,更不能撼動分毫……那就更別說是現在了。
而且……讓劉邦沒想到的是,對方竟讓李斯和扶蘇主動來接觸他們,甚至給予他們如此重要的事務,這"校長"之職,現下已昭告出去,是為官職頭銜,這竟是直接授予他官職了。
如此雄心和魄力……大丈夫,當如是也啊。
想罷,劉邦拍拍蕭何的肩膀:“乃公這個人,最大的優點就是能順應時勢,如今在這新領域中若是能闖出一片天地來,參與到另一種別開生面的發展中去,倒也不失為另外一種新奇的人生體驗。"
"行了,不說了,去看看呂雉吧,她就在旁邊女校那裏。"
說罷,蕭何和劉邦兩人便單方面的勾肩離去。
張良站在原地良久,才又往前走去,因為心中記掛著剛才兩人的談話,所以沒看著路,竟是和一女童撞到了一起。
女童哎呀一聲,跌倒在地,手中一個東西滑到了張良腳下。張良將女童扶起來的同時,也將那東西撿了起來,卻發現竟是自己沒見過之物。
"這是什麽"
女童跌倒也沒哭,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興奮,竟還興沖沖的:"這個你不知道嗎這是我娘試著做出來的,天幕所贈之物,肥皂!現在都還沒人發現這肥皂的制作方法呢,我娘就先試著做出來,說可以賣——哎呀!"
女童立即捂住了嘴,糟糕,她娘讓她先不要說出去呢……
br>張良倒是知道天幕又逐漸開放了一些相關模塊。
有的是免費,有的所需功德值並不多,不過他倒是還沒好好翻閱查看過其中的諸多內容。他也不問女童這是在哪個模塊中發現的制作方法,而是好奇問道:“這肥皂,有什麽用”女童撓撓臉頰,想著既然剛才都已經禿嚕嘴說出來了,於是就繼續回答道:"能凈手洗衣呢,比灰水好用多了!"
張良摸了摸那肥皂的觸感,倒是入手微滑。然後將肥皂交還給女童,還誇讚了一句:“若當真如此,你娘倒是心靈手巧,還很是聰慧。”
聽到自家娘親被誇讚,女童自是高興,不禁笑著點頭,然後聲音清脆道:“這還要多謝天幕.……也還要多謝陛下!"
張良一頓,下意識問道:"你覺得……現在好嗎"
女童歪歪頭:“為什麽不好娘說不止是學校,還有陛下新召集了一批研究怎麽種地的人呢,還有其他好多好多人,以後我們可以吃上更多的飯了,也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了,還有娘說再掙多點銅錢,以後我沒準兒也能上學呢。"
"最近城內變了好多,人也好多,越來越多,你都沒看見嗎"張良……張良怎麽可能沒看見,又怎麽可能不知道。
見張良沈默,女童撓了撓頭,也不知道再說些什麽,又還有別的事情要做,於是就兀自揮揮手和張良告別了。
等女童離開後,張良才回過神,繼續往前走。
前方不遠處,就是比學校要早搭建起來的地方,已經匯聚了很多人在其中,張良早已見過的紙張,就是在其中的工坊做出來的,目前還有別的東西在研究和忙碌,有了資料庫之後,就更是人來人往,熱火朝天。
不止是這裏,包括整個鹹陽城,再從此處延伸出去,變化都太大了。這天下,已然不是張良所認知的天下了。但他不能否認,這天下朝著的方向是不好的。越過這一大片地方,前面又匯聚了許多人——
隨著天幕的出現,這地方逐漸聚集了一邊聽著天幕之言,一邊討論和交流的人們,如今因為這詩詞,氣氛也是一如既往的熱鬧,甚至很有些激烈,也不知都在說些什麽。
這些氛圍和景象,都是張良進入鹹陽以來,才慢慢得見的。這秦朝,當真是改變了太多,並且也還在繼續變化著……而這一切,確實可以說多是歸功於那位秦皇。
張良在心底不禁深深嘆息了一聲,這一路走來,他心中想要覆興韓國的念想,當真還要繼續下去嗎又如何還能繼續下去這些時日以來,心中的不平和糾結,恐怕也是自我掙紮罷了。
而他又如何不清楚,其實事已成定局,無可更改。如今留在這鹹陽城中,遲遲不肯離去,也大多是不知離去後,究竟要如何了吧。
"怎的發呆站在這裏為何不向前去"一人突然拍了他肩膀,笑著友好問道。
張良開口:"向前去"
那人指了指前方:“向前去,如今天幕講到這詩詞,原以為是無用之物,但現在卻頗覺甚好,細細品味一些詩詞歌賦,只覺得連身心都開闊了不少,要不要上前去,一起討論交流一番”
向前去……向前去。
是啊,為何不向前去!
張良突然閉了閉眼,隨即深吸一口氣,像是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:"好,一起。“”向前去。"
那人哈哈大笑一聲:“那我們一起,走吧。”“現在天幕講到了哪裏”
【這位活了86歲的詩人,除了因為活得長,能將初唐詩風傳下去之外,當然也要有廣泛的社交。
畢竟只有認識以及結交更多人,才能以自身影響到他人身上去,所以讓我們介紹一下這位活了86歲,相比於初唐四傑和陳子昂等,事業運簡直不要太好的詩人——賀知章。】
【要說起賀知章,人生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。
前半部分,在他37歲時高中狀元,也就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,但這並不意味著,賀知章從此就走上人生巔峰了,因為唐朝並不是中了進士就能當官的。
所以賀知章又熬了幾年,才從授予國子四門博士,遷太常博士的職位,再到因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,奏請賀知章入書院後,於是又接任太常少卿,遷禮部侍郎,加集賢院學士,改授工部侍郎。】
【這之後,賀知章的仕途真的能用“幸運”兩個字來概括,一生都沒有大災大難,而且總能巧妙躲過唐朝各種的政治鬥爭,甚至一步步走到了三品官員的位置,一共在官場待了五十多年,一直都沒出現過什麽起起伏伏的波折。】
br>先前被天幕提到過的幾人:"……"這泛酸的心情。
【當然,客觀上來說,主要也是因為賀知章在朝廷主要擔任文職等工作,所以一般很少受到波及與牽連等。】
【而這期間,陳子昂提出要學習漢魏風骨,賀知章算是第一批響應的詩人。
甚至可以說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對於改革初唐詩風很有影響,因為賀知章的其詩文以絕句見長,除祭神樂章,以及應制詩外,其寫景和抒懷之作的風格很是獨特,並且清新瀟灑,有一種清爽的氣質,沒有浮誇辭藻的堆砌。】
【比如賀知章所作的《詠柳》,可是我國小學生必背古詩詞——】
【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絳。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。】
【這一首詩可謂別出心裁的將“二月春風”比喻為“剪刀”,再用擬人化的“裁出”動作,使視之無形的春風變成了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,不僅立意新奇,而且飽含韻味,一問一答,跳脫有致,是不是很生動有趣,也很生動形象】
“二月春風似剪刀……剪刀,師兄,我在資料庫中發現了很多好用的工具,我們有空的話,都可
以嘗試著做出來。"
荊元一邊聽著,一邊翻出自己之前找到的資料給田勝看,這其中還有圖片標註呢,簡直不要太令人激動和欣喜了。
“資料庫中的內容好多,而且有些東西很是日常能用得到的,也不知是何人想出來的,其巧思可真是令人佩服。"
田勝一邊看著一邊點頭,笑道:“也還是要感謝天幕的饋贈,否則也無緣得見這些東西。”而且還給了他們不少啟發。
隨著資料庫中開放的內容越來越多,眾人也是越來越發現,這根本就看不過來,也才越發意識到,什麽叫浩如煙海,恐怕終其一生,都不可能翻閱完整個資料庫,更別說精學其中的內容了。
但盡管如此,哪怕只從中發現一點,那些從未見過的東西,也是足夠叫人震驚和驚喜了。
"你也不要總想著這些,怎麽不聽聽天幕講這些詩詞和文章"
田勝想著:"這叫什麽來著,陶冶情操"
“沒準兒還能讚譽下我們以後所做的東西,比如首次造出來
的張紙,若配上一首詩,豈不妙哉"
荊元哈哈一笑:"聽著呢,師兄!"
【雖說賀知章仕途一路平順,但也是因為當官,所以賀知章所作的詩篇其實並不多,不過除了詩歌改革外,他的才華也很有名氣,和張若虛,張旭,以及包融並稱為“吳中四士”。】
【因為這四人都是當時江浙一帶的,而江浙一帶在古時候被稱為吳中,所以因此而得名。】
【張若虛就不說了,張旭以狂草著稱,被稱為“草聖”,傳說張旭是因為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,所以從中悟出了草書的精髓,而包融則是以擅長文詞出名,是當時文壇舉足輕重的人,也在朝廷當著大官。】
【賀知章與這幾人齊名,除了他善於寫詩外,其書法水平也很高,不過這一時期並不是賀知章凸顯的主要是其,畢竟有陳子昂和張若虛在,但這兩人去世後,隨著初唐發展至盛唐,賀知章的“資歷”當然也更是熬出來了。】
【這裏就要說到賀知章的交友廣泛,不僅在官場提攜了很多人,也和當時的很多文人雅士都成了莫逆之交。】
【而這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佳話,自然是賀知章和李白的莫逆之交了——要知道賀知章84歲的時候,李白才是42歲,雖然42歲的年紀也不小,但對比賀知章,整整小了一半的壽數,所以兩人足以說是莫逆之交。】
“陛下,現在據說匈奴那邊內訌越來越嚴重了。”
劉徹一邊聽天幕說著話,一邊聽衛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回報。
先前匈奴內部已有人反叛和內訌起來,而他們又將水攪得更渾濁,現又加上這資料庫的出現,若是不依附大漢,就只能幹看著,那匈奴不急才怪,所以自從資料庫出現,以及搞懂其機制之後,劉徹對於匈奴那邊,反倒更運籌帷幄了。
而且對於這匈奴,劉徹如今也是有了更多想法和思慮。
畢竟如今有了這資料庫,其中內容繁多覆雜,有太多事情可做,這必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,所以這匈奴……
"這水可還攪得更渾濁。">
“衛將軍,你可懂”
霍去病還在思考,衛青看向那最新擬旨的政令,已然想通了關鍵,隨即瞬間神情一肅:“陛下,臣會朝匈奴那邊放出消息,盡可能多的傳達陛下的寬厚仁慈。"
劉徹不禁滿意點頭:"還是衛卿懂朕。"
離開未央宮後,霍去病不禁追上舅舅,迫不及待的詢問道:“剛才陛下是不是要收攬匈奴那邊的人心
然後好讓他們內訌更加厲害,畢竟這不同的想法和意志越來越強烈,則必然會有更多的沖突,那到時候,他們豈不是更坐收漁翁之利而且與此同時,恐怕還能免費得到更多的免費勞力。
衛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腦袋,笑道:“你倒是也不傻。”
霍去病輕哼:“我好歹也是有名的少年將軍——”
"現在可還不是。"
霍去病:"……"
頂著外甥哀怨的目光,衛青又拍了一下霍去病的腦袋:“有這資料庫在,以及陛下剛頒布下的政令,以後這聚集過來的各種人才,恐怕會越來越多,所以你可要再多加把勁兒,別被人比下去了才行。"
“我才不會。”
霍去病放了話,又想給自己找點底氣:“我還應該再變聰明點,至少要像舅舅剛才那樣,能立即懂得陛下的想法才行。"
說著,霍去病看了看天幕:“學詩的話,會不會讓我變得更聰明”那首《詠柳》,聽著簡單,為什麽他就想不出那種形容來
【說起賀知章和李白的偶遇,就是在這個年齡段,而這時候李白四十多歲了,還沒有個一官半職。
於是李白就拿了自己寫的《蜀道難》給賀知章看,關於李白這部分,我們之後再說。
總之賀知章看了李白的《蜀道難》後,直接驚為天人,甚至大呼李白為“謫仙人”,也就是天上被貶下凡的神仙,這也就是李白“謫仙人”美號的由來,這之後,李白和賀知章就成了莫逆之交。】
【畢竟兩人都是有才華之人,加上先前也說了,賀知章很願意提攜人,也願意結交文人雅士。】
【與此同時,最重要的一點是,李白和賀知章都愛喝酒,而且是出了名的愛喝酒——兩人可是名列
“酒中八仙”之二,足可見這兩位的嗜酒程度,除此之外,關於證實兩人愛喝酒的嗜好,這裏還不得不再提另外一個人——即杜甫。】
【因為杜甫還為這事寫了一首詩——即《飲中八仙歌》,就是將這“酒中八仙”全都概括在了此詩中。】
"這詩仙和詩聖竟還是認識的嗎"
歷朝歷代下,不少人聽到這裏,都有些驚訝。
被稱為詩仙的李白,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,出現在同時朝代下,那當時的盛唐,究竟是如何的繁盛,否則又怎麽會有如此多的出眾人才簡直單是讓人這樣一想,都覺得那必然是無比“爭奇鬥艷”的時代。
【其中前兩句就是描寫賀知章——“知章騎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”】
【即賀知章喝醉酒後,騎馬都像是坐船一樣搖晃,甚至眼睛昏花掉到井底,然後竟然就在井底睡著了。】
【還有四句是描寫李白——"李白一鬥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。”】
【意思就是說,李白喝醉酒後能作很多詩,還常常在長安市上喝酒,睡在酒館裏,一次被天子召喚游船,卻因為醉酒不肯上船,還自稱自己是酒中仙。】
【其他六人則是李適之,汝陽王李班,崔宗之,蘇晉,張旭,焦遂,都在此詩中有體現,寫他們的平生醉趣,充分表現了他們嗜酒如命,放浪不羈的性格,同時也生動的再現了盛唐時代文人士大夫樂觀,以及放達的精神風貌。】
“詩人都愛喝酒嗎喝酒就能作出更多詩篇”
"那……我們也試試"
【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,李白也為人爽朗大方,樂於交友,所以兩人除了愛好一樣,這性格也差不多,比如賀知章晚年自稱為四明狂客,就是四明山上的一名狂客,李白也是喜歡自稱為狂客,還為此寫下了一首詩——】
【《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捶碎黃鶴樓》,其中寫的兩句就是——“一州笑我為狂客,少年往往來相譏。”】
【所以兩人非常投緣,為此,賀知章還將李白推薦給了唐玄宗李隆基,然後由此做了官。】【並且因為賀知章的賞識,李白也是很快就名震當時的文壇。】
【可以說,李白的出眾,不止是因為他自身的才華,作為引路人,賀知
章這位伯樂也是不可少啊。】
【之後賀知章告老還鄉,也可說是衣錦還鄉。為此又寫下了千古名篇,以及小學生必背古詩詞——《回鄉偶書二首(其一)》】
【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暨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】
【還有《回鄉偶書二首(其二)》——離別家鄉歲月多,近來人事半消磨。惟有門前鏡湖水,春風不改舊時波。】
【不過第一首更為出名,因為衣錦還鄉後,若是一般的詩人,可能就會寫家鄉的變化,但賀知章卻角度刁鉆,用不變的鄉音和自身變化的外貌作對比,以此來生動描繪出了漂泊在外,再回到故鄉之時,對這歲月和時光的流逝感嘆。】
"笑問客從何處來……"
李世民不禁點頭,這短短四句,當真是值得品鑒。
這賀知章才華都如此出眾,也不知那位被稱為詩仙的李白,還有那位詩聖杜甫,其才華又是何等的出眾
不過這兩人竟然都是他的後代——李隆基那一時期的,也是讓他有些沒想到。
但是想想,倒也是理所當然,並不奇怪,只能說難怪是盛唐之勢,能湧現出如此多有才之人,就是越聽這唐朝詩人的詩作才華,就越是讓李世民起了愛才之心,怎麽就不是他這裏的
尤其是那詩仙和詩聖,真想親眼目睹一下是何等出眾風采。
不過現下有了這資料庫,自他這裏開始,唐朝必然能發展得更好,不止是文化發展方面,其他方面同樣能夠如此。
【詩歌從初唐轉向盛唐,賀知章是非常重要的連接紐帶,也是傳承初唐文風和理念的重要樞紐,不過這其中,可不止是賀知章一個人的作用和影響,也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,還有另外一個人,也同樣很重要。】
【並且這位詩人,我們之前也有提到過哦。】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